top

文物宝库洪谷山

发布时间:2013-09-12 11:52   来源:安阳网

    洪谷山,山因洪谷河流经而得名,也称洪峪山,峪与谷同义,常见于地名。洪谷山风景区位于安阳林州市西南30 华里处。景区山青水秀,峰奇林茂,风光旖旎,环境幽雅,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游览隐居、释教僧徒建寺传法之地。北魏、西魏、北齐时都曾有皇帝在这里咏经参禅;五代著名画家荆浩曾隐居躬耕而食,并自称“洪谷子”;金代著名书画家王庭筠也为这里的五松亭作亭记,有石刻留文;明代林县的知县谢思聪曾在此引水出山,开渠利民。因此,洪谷山文物甚多,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五处。

    过洪谷山牌坊,拾级而上,行至洪谷口的巨石峭壁下,首先进入视野的,是《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》石碑。“支提龛”即塔龛,系东魏大德禅师义泓和乾寿二高僧刻造。“三尊真容像”指释迦佛祖与文殊、普贤二菩萨的雕像。刻于石碑正面的铭文,由唐代蔡景撰写,是林县碑刻艺术中的上品。碑阴为《述二大德道行记》,记述的是义泓、乾寿的事迹。由支提龛铭碑东行约20米处,便可观赏到大缘禅师摩崖石塔;塔身正中开龛,内雕大缘禅师的坐像。大缘禅师,即洪谷寺禅师僧达,因“性好林泉,不乐居都城”,北齐文宣帝高洋便于洪谷山中为他建寺,让他在此地传播佛法。至唐贞观年间,老禅师圆寂,他的弟子们便为恩师建塔,并在塔旁摩崖题记,记录下了大缘禅师的生平事迹。此塔之南又有一高达2.65米的摩崖石塔,开凿于何时?无文字可考。

    明代林县知县谢思聪在林县任职期间,组织当地百姓修渠9公里,引洪谷河水供40 多个村庄的村民灌田、饮用,是林州地区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。这就是“谢公渠”,沿渠西行1华里,便是千佛洞;洞内洞外共刻神态各异的大小佛像128尊,皆栩栩如生,乃我国石刻艺术的瑰宝。千佛洞西侧,又有“隐庵”、“戒猴”两个自大缘禅师坐像然岩洞,经重修已于洞内新置汉白玉佛像,改称“大佛洞”和“药师洞”。从药师洞西行,即到观音阁下。那里有一座唐代所建的七级密檐式方形砖塔,形制与西安大雁塔相仿。塔西即洪谷寺遗址,所存宝公石塔、勍(音qíng)公石塔也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。近几年群众集资重修大雄宝殿以及附近的清代建筑谢公祠,已形成以唐代方砖塔为主体的一个建筑群。其中,谢公祠是当地人民为纪念谢思聪而修的。从谢公渠首入口处,顺洪河谷西行,即到荆浩隐居处。荆浩是我国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,北方山水画始祖,传世专著有《荆浩笔记法》;所画《匡庐图》、《雪景山水图》等作品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洪谷风光,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画廊中的瑰宝。匡庐,本指庐山,因古代隐者匡俗结庐于此而得名。李白吟咏过的庐山瀑布素有“匡庐瀑布誉满天下”的盛名,故荆浩以匡俗自况,以为洪谷大瀑布可与庐山瀑布媲美,遂借“匡庐”之名题画,后世也因“匡庐图”这幅名画而将洪谷大瀑布称为“匡庐三级瀑布”。沿河谷继续攀登,登上观瀑台,即可观瀑布胜景。再前行,又有灵鹫寺遗址,北齐金灯寺石窟、金灯寺山泉石窟水陆殿、金灯寺塔林等,皆为可圈可点的名胜。

   像林虑山其他风景区一样,洪谷山风景区的“造型地貌”也很丰富,有天堂山石林、洪山大佛、形如卧狮的狮子山等等,均是天工造化,成为文物宝谷中的点缀。

 

责任编辑:0

相关阅读

b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