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九万里风鹏正举丨国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年发展纪实

作者:佚名   发布时间:2022-10-10 09:32   来源:安阳日报

加载失败

光远公司的“微米世界”(李鹏亮 摄)

九万里风鹏正举

国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年发展纪实

记者 刘剑昆 通讯员 苏浩杰 王子良

三十载沐风栉雨,三十载风雨兼程,时光的年轮里写满奋斗的足迹,红旗渠精神滋润的沃土洋溢着创业的豪情。国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从“年少”到“而立”,一代又一代的经开区人传承红旗渠精神,在披荆斩棘中开辟新天地,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,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创新跨越,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。

2022年,是国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(以下简称红旗渠经开区)建区30周年。红旗渠经开区是河南省9家国家级经开区之一,也是安阳市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,承载着全市开放型经济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重要使命。

如今,红旗渠经开区管辖面积达115.19平方公里,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3家,高新技术企业100家,省级以上研发中心77个,上市企业1家,国家级孵化器1家,先后荣获“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”“国家绿色制造园区”“河南省智能化改造示范园区”等荣誉。2021年,经开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百二十二名、河南省第四名。

加载失败

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

从零起步 实现华丽蝶变

奋斗创造历史,实干成就梦想,担当塑造辉煌。

1992年,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,也唤醒了太行山下一块弹丸之地的魔力。从此,开发区这颗希望的种子在豫北大地种下,并律动着时代的脉搏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。然而,初创时期的经开区空间小、基础差、条件异常艰苦,从5万元经费、3间民房艰难起步,经过10多年的探索积累,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,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,开启了“富太行”的工业大发展之路。

30年来,经开区不断解放思想、迎难而上,抢抓政策机遇、释放政策红利,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、团结拼搏,2021年,主营收入从建区200万元剧增至千亿元,外资外贸、税收、工业增加值等在安阳市占比连年攀升。

30年来,从默默无闻的县办工业园,到立于改革开放潮头的“国家队”;从一片“不毛之地”到三省交界的重要对外窗口,从一个“三镇交界”的农村区域到“三业竞发”的经济引领区,经开区在艰难摸索中前行,在“二次创业”中涅槃,在而立之年再奏高质量发展的铿锵之音。

加载失败

光远公司玻纤生产线

产业升级 实现迭代衍变

转变生产方式,转变增长方式,实施产业转型升级,自经开区诞生开始,这就成为生生不息的脉动。

30年来,红旗渠经开区聚焦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方向,不断调整产业结构,精准定位主导产业,持续完善产业链条,逐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、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、精品钢及深加工和先进功能性材料为主导的“2+1+1”产业发展体系。

传统产业提档升级。投资30亿元的凤宝重科热扩车桥项目顺利投产,实现了由粗钢—特钢—优质管材—高端无缝管—车桥总成的转变。

加载失败

凤宝管业生产线

加载失败

致远覆铜板生产线

汽配制造加速集聚。高标准建成了汽配产业园一期、二期,整合林州市现有汽配企业由“多散杂”向“高精尖”集聚发展,实现了现有厂房满额入驻,蝉联“中国汽配铸件产业基地”称号。

新兴产业蓬勃发展。围绕“超细电子纱—超薄电子布—薄型覆铜板—印制线路板”产业链条,培育壮大光远新材料、致远覆铜板等龙头企业,现已具备年产11万吨电子纱、3.2亿米电子布、1000万张铜箔基板、2400万米半固化胶片、500万平方米铝基覆铜板生产规模,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30%以上。正在建设的绿色建筑装备材料产业园,将有力地推动全市1500余家建筑企业向工业化迈进。

创新驱动 实现伟大质变

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。

红旗渠经开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坚持自主创新、重点跨越、支撑发展、引领未来的方针,加快创新型园区建设步伐。

党建引领。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命题下,红旗渠经开区始终坚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按照“党建强、产业兴”工作思路,重塑经开区党工委、管委会、纪工委“三委”领导班子,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,将党建工作贯穿落实到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、园区建设、营商环境等全领域、全过程,不断丰富“党建路径”、扩大“党建版图”、提升“党建效益”,为打造一流国家级经开区装上强大的红色引擎。

制度创新。作为改革开放大潮中孕育而生的产物,红旗渠经开区每一个阶段都在演绎着改革开放的主旋律。近年,经开区以体制机制改革破题开路,通过“管委会+公司”运营,剥离了社会事务和执法管理职能,回归主责主业,推行“一区多园”,全员全力发展经济。今年,经开区对标“三化三制”改革要求,从职责权限、组织架构、人事薪酬和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全方位、深层次的优化重组,构建了全新的现代化管理体系,在安阳市率先完成了“三化三制”改革任务,全区干事创业活力空前释放。

科技创新。经开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,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打好科技“平台+人才+政策”3套“组合拳”,助推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;研究出台了《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》,全区高新技术企业、发明专利、研发平台、科技产值逐年增加;创新创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级孵化器、省级众创空间。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比例超过95%。同时,经开区精准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,加快推进园区企业“智改数转”,谋划建设数字装备制造产业园等4个专业园区和4个产业服务中心,用数字化、科技化赋能经开区未来高质量发展。

惟创新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创新者胜。创新已经成为强劲的引擎,推动红旗渠经开区这艘航船乘风破浪,行稳致远。

加载失败

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园

精准招商 实现多重嬗变

时间不等人!历史不等人!时间属于奋进者!历史属于奋进者!为了实现跨越发展的使命,红旗渠精神传人同时间赛跑、同历史并进。

在红旗渠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版图中,招商引资始终是贯穿经济工作的“生命线”。走过了“拾到篮子里都是菜”到“抬高门槛找好菜”,再到“提着篮子去选菜”,经开区不断转变招商思路、创新招商方法,开启了“一盘棋”体系下的“集团军”产业链招商。

重塑招商团队。高规格成立林州市(经开区)招商引资指挥部,聚合11家职能部门力量,统筹20个镇办资源,新组建4支驻外专业化招商团队,在创新创业园设立开放型企业总部经济港,形成了市区镇一体、统一作战的招商“集团军”。截至今年8月底,全区招商“集团军”共开展招引活动562次,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6个,开工52个。

产业链招商。新时代的招商引资关键就是产业链招商。“链主”企业发力,“链条”项目才能集聚。经开区聚焦“2+1+1”主导产业,动态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,打造图谱招商、以商招商、平台招商的新模式,依托光远、凤宝等行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园区,引进诚雨覆铜板、保康铝轮毂、天洋建筑新材料等上下游企业,区内高端汽配产业集聚发展,精品钢深加工与装备制造产业链耦合共生,电子新材料正在向PCB线路板等完整产业链大步迈进。

加载失败

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大厦

优化环境 实现服务“核聚变”

“创业热土,乐业美巢,为之奋斗吧。”在红旗渠经开区的国庆客商座谈会上,多位青年客商道出了这样的心声,他们为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点赞。

营商环境是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。红旗渠经开区秉持“店小二”精神,不断完善工作机制,认真落实“八个深化”40条措施,从政策架构到措施落实,从平台建设到“保姆式”服务,从多要素支持到全方位推动,打造了一张“爱商林州”“爱商经开”的亮丽名片。

要素齐全。坚持以设施谋发展、以要素促转型,先后建成装备制造产业园、绿色建筑材料园、智能制造孵化园等15个专业园区,推动企业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,持续完善水、电、路、气和通讯设施,实施区域评估全覆盖,推进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改革,让企业实现“拎包入住”。

全力服务。在经开区设立“万人助万企”和高质量发展双指挥部,林州市包括46名县级领导在内的633名助企队员包联649家企业,形成了以“店小二”为纽带、各局委为单元、周例会为平台的问题反馈解决及督导落实机制;在经开区设立行政审批综合服务中心,实行“一窗式受理”“帮办代办”等服务模式,用行政审批的“减法”换来营商环境优化的“加法”。

融资支持。积极开展政银合作新模式,与中国建设银行安阳分行、中信银行安阳分行等金融机构全面合作,提供专业化、精细化、个性化金融服务,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。通过银企对接,今年为10家专精特新企业授信5.6亿元,投放2亿元。

当好“店小二”,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,平凡的人获得了不平凡的人生,平凡的工作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就。

站在历史的新起点,红旗渠经开区秉承项目立区、产业兴区、开放活区、产城融合强区的初心不改,聚力新目标、担当新使命,阔步在奋进全国百强的新征程中勇毅前行,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,以豪迈的气概开拓新征程。(本文图片由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)

责任编辑:张丹
b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