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作者:佚名   发布时间:2020-11-12 17:03   来源:


李  峰
新冠病毒肆虐,举国战疫时节,持久宅居书房,恭读王老革勋大作,如饮碧螺清茶,回味无穷。
我与王老堪称忘年之交,相差二十余岁,因中国古都学会学术活动而结识,迄今二十余年。在史念海会长、朱士光会长的支持下,1990 年我参与筹建大同市古都学会,当选为首届秘书长,翌年在银川年会上当选为中国古都学会副秘书长,1992 年又具体负责在大同市举行的中国古都学会第十次年会的会务工作,协助史念海先生主编出版了本届年会论文集即《中国古都研究》第十辑。调往江南工作前后,我还参加了中国古都学会在西安、曲阜、徐州等地召开的年会。王老则是淇县朝歌古都学会名誉会长,安阳、鹤壁古都学会顾问,历任中国古都学会理事、常务理事,自 1994 年西安年会以来,参加了中国古都学会举办的历次年会,且皆撰有论文,在史地、方志以及文化戏曲、新闻事业等多个领域或党史、军史、战史方面也是著述勤恳,纠谬正误,时有创新。朱士光先生在《淇洹集》序中称道王老:“饱含感情,认真思考,所以都能写出一定的深度,具有他的独特见解。”收于王老《淇洹集》的长篇论文《论商纣王》,撰著于 1997 年,近乎万字,史论结合,认为商纣王是一位促进了社会进步、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英雄。我承蒙信任,帮助王老斟酌修改,公开发表后获学界赞许,《史学月刊》还曾重刊此文。
我的祖籍河北涉县,历史上隶属于河南安阳地区,与淇县王老原系安阳同乡。因此初识王老,就像心目中亲近已久的家族长辈。涉县是革命老区,我的祖父自幼父母双亡,由兄嫂抚育,初小毕业后自谋生计。
抗日战争时期当过抗日自卫队队长,参加八路军,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上党战役等。我祖母的两个兄弟,随刘邓大军过平汉线,挺进大别山,全部牺牲。因此家史背景,我曾两度通读王老的回忆录《战士历程》。王老如实反映在不同的时代,其家世、求学以及在军队、工厂和党政机关的人生经历,体现了一个老战士、老干部、老共产党员的廉直品行、坦荡胸怀坚贞信仰和奋斗精神,不溢美粉饰,不庸俗讨巧,发奋进取,务实求真,文笔生动,见闻多有独到之处,不仅从中可以观照其一生经历的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缩影,也有助于深刻认识王老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品味和人生志趣,其跋涉历程和情节,让我这样的一个后辈感到亲切和钦佩。
王老实乃性情中人,畅快爽朗,意趣高雅,好学不辍。因生逢乱世,年十七才小学毕业。最初读私塾不过三年,由老童生祖父启蒙起,粗读四书以及《诗经》几章,奠定阅读典籍与写作之基础,树立学习向上探求真知之自觉性,所作诗句“莫谓山溪水必浅,时有尺短寸乃长”,颇能自明其心境。积年累计十柜藏书,着意笔耕八面斋中,自谓广求杂学,“学习既经入门,年至老而不衰”。我已读过前述王老的自传、文集以及陆续出版的《淇洹吟咏录》《学广集粹》《闲聊八面斋》等诗词小说散文杂纂诸书,新近八十六龄,在读书札记《西坡书签》和微信集《泉源在左》之后,又完成《凡夫遗痕》书稿,内容分为学术研讲、知识探索、思想纵横、人生感悟、点滴随录、戏剧评点、诗词拾遗、学会活动、雁过回声诸多门类。主题依然纯正、明朗,不荒谬、不虚无 ;结构依然清晰、有序,不纷杂、不纠缠 ;语言依然平易、质朴,不晦涩、不戏化,始终延续着王老固持之心印本色。
王老视我为知音,一再嘱我为新作《凡夫遗痕》撰序,数辞不得,诚不免于惶恐,深怕辜负了这位勤勉老者的真情实意,唯有更加用心研读其作品,以寻觅把捉其老益弥坚之特质。春娇似锦,岁月如歌。如今我也年逾花甲,身居姑苏横塘古驿,遥想王老灯下著述不辍之身影,理想之火在我心中再度点燃,追随王老的脚步,在桑榆晚霞的大道上,绝不枉自蹉跎。
谨此为序。
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 
2020 年清明节作于一得斋
(李峰,出生于 1958 年,苏州大学历史学教授,国家清史工程项目专家,
现任苏州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)

责任编辑:郭聪
bot